7月12日21時25分,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據介紹,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它的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具備10兆瓦大容量海上風機自主設計、研發、制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標志著我國風電開發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是實現海上風電重大裝備國產化,打造海上風電大國重器的重要成果。
2015年,三峽集團與福建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海上風電資源稟賦優異的福建作為集中連片規模開發海上風電的重點實踐區域。“三峽集團把福建作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實現產業化、大型化、高端化的集中突破區域,組織各方積極探索自主創新、協同創新模式,推動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布局,力爭把海上風電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清潔能源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中國三峽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王琳表示。
為推動海上風電產業落地,三峽集團與福建省福州市政府合作建設國內首個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五年來,福建省各級各部門陸續出臺鼓勵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福建省發改委出臺文件,明確通過統籌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利用推進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福州市政府也出臺支持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加快發展的具體措施。相關部門也紛紛通過人才引進、技術改造、投資獎勵、市場開拓、基礎設施配套、首臺套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有利促進了福建省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培育、壯大。同時,三峽集團也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品牌、人才優勢,不斷深化與國內外一流風機設備制造企業合作,引進世界一流海上風電技術,加快推進福建海上風電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海上風電場和一流海上風電產業園。“此次10兆瓦大容量機組并網發電是政企、企企、企校等資源整合、良性互動、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是推動實現海上重大裝備國產化、打造海上風電大國重器的重要成果,是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關鍵一步。”三峽新能源負責人說。
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三峽集團將加快構建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瞄準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在海上風電開發中,實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加快推進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應用,努力把中國海上風電做大做強做優。
本次并網發電的10兆瓦機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由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研發,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該型機組針對福建、廣東等海域I類風區設計,機組環境適應性、設備可靠性、風能利用率得到極大提高,具備超強抗臺風能力。機組輪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約126米,相當于40層居民樓的高度,風機葉輪直徑185米,相當于3臺波音747并排的寬度,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3.7個標準足球場。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度清潔電能,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2800噸,二氧化碳排放33500噸,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的家庭正常用電需求。同時該機組推廣使用,可大幅降低基礎、征海、安裝、海纜及后期運維成本,促進海上風電度電成本降低,也有利于減少風電場用海面積,提高海洋利用率,促進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該機組在興化灣二期項目通過試運行后將進行批量化生產,并逐步在福建百萬千瓦級風電場以及國內外更大范圍的海上風電場中推廣應用,助力三峽集團開展12兆瓦以上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聯合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