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碳排放配額的幾個問題:什么是配額?配額為什么要預發?企業配額是如何分配的?
時間:2021/08/24
來源:本站
瀏覽:
前幾天,很多發電企業都獲得了預發的2019-2020年的配額,一些朋友不禁就要問一些問題。什么是配額?配額為什么要預發?配額量怎么來的?
1、什么是配額?
簡而言之,配額就是納入碳交易的企業允許的碳排放額度。企業為了履約,每年必須核銷與自身排放量等量的配額。
2、配額為什么要預發?
為了碳市場的運行,在履約前,企業能進行市場的交易操作。因為在每年的主管部門確認前,企業是無法確認前一年的最終排放量和配額量的。主管部門只能根據企業再前一年的實際運行情況,按照再前一年的實際數據的一定比例發放,在主管部門確認企業前一年的配額量后,多退少補。目前全國市場是按照70%的比例預發,地方試點市場從50%到80%比例不等。
3、企業配額是如何分配的?
企業配額有三種分配方法。
第一種是基準線法,即按照單位產品的某個排放量為標桿,即基準值。用產品產量與基準值相乘得到配額量。如目前的全國市場的發電行業用的就是基準線法,按照供熱、供電基準分別乘以供熱量、供電量以及一些其他系數得到配額量。這種方法被認為是最公平的方法,能夠鼓勵先進,淘汰落后,但前提是工藝等類似,并且同類企業有足夠的樣本量,能夠根據行業平均排放基準再上浮一定比例的方法計算出標桿。未來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會大概率采用基準線法分配配額。但化工、造紙等行業就很難取到合適的基準線,因為細分產品實在太多了,有的細分產品企業數量也不足。此外,還有一些極端的失靈的情景。比如鋼鐵行業中的高爐+電爐生產螺紋鋼的工藝路線,由于同時能獲得高爐和電爐的配額,會高于高爐+轉爐的正常長流程工藝的配額額度,這類企業的配額額度會比較高,但其實這類企業是相對落后的,但卻從類似的工序配額發放中獲益,沒有起到淘汰落后的目的。
第二種是歷史強度法,是按照企業歷史的單位產品排放水平為基準,作為配額分配的依據。這種分配方法在試點地區的配額分配中廣泛運用。主要的優點是基準計算的數據可得容易,但問題是由于是企業自己和自己的歷史對比,對于原有排放水平很低的一些企業就不公平,因為技術水平越高、排放水平越低,其改善的難度就越大,在強度要求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反而是一些優質的企業在碳市場上吃虧,造成了逆淘汰的現象。
第三種分配方法是歷史排放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不管企業的實際產量,一般取過去3-5年的均值,來減少產值波動帶來的影響。這種方法是鼓勵企業排放的絕對值下降,但如果企業產量上升,將付出的代價極大。此外,還有一種極端情況也會出現。在目前有的試點地區,某些行業用的歷史法就是按照前一年實際排放量的98-99%作為配額,這樣造成的情況是企業其實并沒有動力進行減排,因為前一年多排,意味著下一年的配額多,前一年減排,意味著下一年的配額少,除非企業能年年保持降低,如果是排放波動的話,其實減排相當于沒有效益。
除了以上幾個問題外,其實配額還有免費和有償發放機制等問題,這些都是影響碳市場作用的關鍵因素之一。